上個月,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計算科學家Albert-László Barabási向預印本服務器bioRxiv提交論文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回復:bioRxiv將不再接受僅基于計算工作的關于新冠病毒治療方法的預測文章。bioRxiv建議Barabási將研究報告提交給期刊進行快速的同行評審,而不是作為預印本發(fā)表。
科學家們正在以極快的速度開展新冠病毒的研究以應對危機,相關的科學出版規(guī)范也在改變。預印本服務器已經被相關研究淹沒了,最受新冠病毒研究歡迎的bioRxiv和medRxiv,已經發(fā)布了近3000個關于該類主題的研究。這些服務器的優(yōu)點很明顯:可快速傳播研究結果、為政策提供信息、加速疫苗和治療的研究。
但如果沒有同行評審,很難檢查研究的質量,分享糟糕的科學可能是有害的,特別是當研究可以對醫(yī)療實踐產生直接影響的時候。這使得包括bioRxiv和medRxiv在內的平臺,加強了他們的篩選程序。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關于治療新冠病毒的瘋狂斷言和預測。”這兩個服務器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Richard Sever說。
Sever說,大部分的推測性研究都是基于計算模型,因此,在咨詢了多位專家后,研究小組決定禁止bioRxiv發(fā)表這些論文。“有些研究應該經過同行的審查,而不是立即作為預印本傳播”。
Barabási理解確保病人安全的必要性,但不同意這一決定。“正是新冠病毒創(chuàng)造了一個需要分享的環(huán)境。”最后,他把這項研究發(fā)表在了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
大量的新冠病毒研究也在重塑期刊的同行評審。包括《科學》、細胞出版社期刊、《英國醫(yī)學雜志》和《自然》在內的多家雜志報道了新冠病毒相關論文的激增,許多雜志還加快了同行評審程序,以確保研究成果迅速傳播。
今年4月在bioRxiv2上發(fā)布的一份預印本發(fā)現,許多醫(yī)學研究期刊大大加快了新冠病毒論文的發(fā)表速度。通過對14家期刊分析發(fā)現,發(fā)表成果的平均時間從117天下降到60天,有些期刊從投稿到發(fā)表只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主編Howard Bauchner指出,低質量的投稿呈上升趨勢。《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網絡期刊在今年第一季度收到的投稿比2019年同期多53%。Bauchner說:“其中許多與新冠病毒有關,但大多數質量較差。”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