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人妻无码不卡在线|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10位華人科學家當選2018年美國工程院院士!

關注微信

10位華人科學家當選2018年美國工程院院士!

時間:2018-02-11來源:青塔網(wǎng) 作者:91boshi

美國當?shù)貢r間2月7日,美國國家工程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布了最新入選的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名單。加上今年新院士后,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總數(shù)為:院士2293名,外籍院士262名。

美國國家工程院成立于1964年12月,是美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機構,也是世界上較有影響的工程院之一。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界最高榮譽,這一榮譽獎勵那些“在工程領域內(nèi)從事研究、實踐和教育并做出卓越貢獻的學者”,以及“對新的技術領域起到開創(chuàng)作用、在傳統(tǒng)工程領域具有突出貢獻、或者是在工程教育中開發(fā)或者采納了創(chuàng)新方法的學者”。

美國工程學界的最高三大獎項(即拉斯獎,戈登獎和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均由美國國家工程院評選。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領域?qū)<业淖罡邔I(yè)榮譽之一。

值得欣喜的是,今年NAE增選的外籍院士中,有4位來自中國。他們是:

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

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盧柯;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wèi);

臺灣地球科學家李羅權;

此外,共有6位華人入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分別是: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史建軍;

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汪立宏;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邵陽;

美國康寧公司科學家李明軍;

美國卡拉制藥公司首席科學家Chen Hongming;

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科學家Jacqueline H. Chen;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新當選院士的華人科學家大部分都有中國高校的學習經(jīng)歷,其中史建軍和李明軍均有北京理工大學本科學習經(jīng)歷,汪立宏教授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本科和碩士學位,邵陽教授本科畢業(yè)于北京工業(yè)大學,美國卡拉制藥公司首席科學家Chen Hongming曾在復旦大學就讀兩年。

據(jù)悉,新入選的院士將于2018年9月30日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舉行的年會上正式受職。          

2018年新當選外籍院士的四位中國科學家個人簡歷如下:

郝吉明—清華大學教授

人才網(wǎng)

郝吉明,清華大學環(huán)境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1946年生于山東梁山縣。197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1981年獲清華大學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環(huán)境工程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教育部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F(xiàn)任兼任世界工程組織聯(lián)合會工程與環(huán)境委員會委員、中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環(huán)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與環(huán)境、大氣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國酸沉降控制規(guī)劃與對策研究,為確定我國酸雨防治對策起到主導作用。建立了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guī)劃方法,推動我國機動車污染控制的進程。深入開展大氣復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發(fā)展了特大城市空氣質(zhì)量改善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推動我國區(qū)域性大氣復合污染的聯(lián)防聯(lián)控。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

盧柯—中國科學院金屬所研究員

人才網(wǎng)

盧柯,男,漢族,1965年5月出生,甘肅華池人。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著名材料科學專家,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萬人計劃”杰出人才,F(xiàn)任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lián)合)實驗室主任,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981.08—1985.09,在南京理工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學習;1985—1990,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990.01—1993.01,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91.9—1993.3,公派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期間1993年1月,晉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1月,受聘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001年,被中科院任命為金屬研究所所長。2003年11月,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年僅38歲);2004年3月,當選2003年中國青年年度科學家。2005年4月,被德國科學院增選為院士。2013年入選“萬人計劃”杰出人才。

盧柯院士研究團隊多年來一直致力于開發(fā)納米結構金屬制備技術,探索納米結構金屬優(yōu)異性能,在國際納米結構材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達數(shù)百篇,在僅在最頂尖的學術期刊Science和Nature上就11篇。

楊衛(wèi)—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人才網(wǎng)

楊衛(wèi),固體力學專家。1954年2月16日生于北京市。1976年畢業(yè)于西北工業(yè)大學,1981年在清華大學獲碩士學位,1985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獲博士學位,F(xiàn)任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曾任浙江大學校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事斷裂力學、細觀與納米力學、力電耦合失效等領域的研究。在斷裂力學研究中,得到準三維裂紋尖端場的解析解,證明界面裂紋擴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激發(fā)了超高速界面斷裂的研究。在細觀與納米力學研究中提出細觀塑性理論。發(fā)展了連續(xù)介質(zhì)力學與分子動力學之間的跨層次算法,模擬了從裂尖發(fā)射的原子點陣位錯運行并轉(zhuǎn)變?yōu)檫B續(xù)介質(zhì)位錯群。提出準解理斷裂理論,解釋了裂紋鈍化后再出現(xiàn)解理的現(xiàn)象。提出電致斷裂的非線性力學機理模型、疇變增韌模型和疇變電致疲勞模型,可以計算電場循環(huán)的裂紋擴展量,提出電致質(zhì)流失穩(wěn)模型。

李羅權—臺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人才網(wǎng)

李羅權(Lee, Lou-Chuang),臺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杰出訪問主席。當選原因是為FORMOSAT/COSMIC衛(wèi)星計劃中的空間物理和技術領導作出貢獻。根據(jù)李羅權的個人主頁,他是地球科學家,專長太空物理及地球物理學。生于中國臺灣彰化縣田尾鄉(xiāng),曾經(jīng)擔任臺灣“太空中心”主任,任內(nèi)經(jīng)歷“福爾摩沙”衛(wèi)星二號的成功發(fā)射。

六位新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的華人科學家個人簡歷如下:

史建軍—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

史建軍,1980年畢業(yè)于石家莊一中,同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1984年、1987年獲得北京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yè)學士和碩士學位,1989年赴美留學,并于1992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并留校工作,現(xiàn)為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

史建軍教授是質(zhì)量科學和工業(yè)工程領域享有盛名的學科帶頭人。自從1995 年在密歇根大學任教以來,史教授已經(jīng)發(fā)表了150 多篇論文 (其中100 篇發(fā)表在相關領域的頂尖雜志),被引用6000 次以上。

汪立宏—加州理工學院教授

汪立宏,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國際生物醫(yī)學光學協(xié)會主席、曾任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Gene K. Beare特聘教授,現(xiàn)任加州理工學院醫(yī)學工程系與電子工程系Bren講席教授。

1984年畢業(yè)于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獲光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光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德克薩斯德克薩斯州休斯敦Rice大學博士學位,其導師為諾貝爾獎得主。

于2004年4月起擔任Endowed Royce E. Wisenbaker II首席工程教授,兼任國際生物醫(yī)學光學協(xié)會(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Optics Society)主席。曾在第一流的癌癥研究機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M. D. Anderson癌癥研究中心擔任助理教授。

2005年受聘為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講座教授”,聘任崗位:生物醫(yī)學光子學。

擔任30多種國際科學期刊的審稿人。組織過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并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和學術委員會委員。

邵陽—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邵陽教授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主要從事表面科學、催化與電催化研究、電化學儲能材料等相關方向的研究。

邵陽教授從北京工業(yè)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于密歇根理工大學冶金與材料工程專業(yè)取得博士學位。其獲得過多項學術榮譽,其中包括2008年的國際電化學學會Tajima Prize、Internation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3年的Research Awar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Battery Association,2014年入選美國科學促進協(xié)會成員以及2016年的ECS Battery Research Award。目前已發(fā)表學術論文及綜述240+篇,連續(xù)兩年(2015和2016年)進入湯姆森路透社高被引名單。2011年擔任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雜志顧問委員,2012年擔任ChemElectroChem顧問委員,2014年擔任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顧問委員,2015年擔任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編輯。

李明軍—美國康寧公司科學家

李明軍1983年獲得中國北京理工大學應用物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得法國University of Franche-Comté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法國尼斯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91年加入美國康寧公司,現(xiàn)任康寧公司corporate fellow。

Chen Hongming—美國卡拉制藥公司

Chen, Hongming,現(xiàn)任美國卡拉制藥公司首席科學家,1988年-1990年曾就讀于中國復旦大學,1990年夏天赴美留學。

Jacqueline H. Chen—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

美國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研究人員,目前也是國際燃燒學會理事會理事(2006-2012),主要研究的是湍流火焰的直接模擬,任combustion and flame 的編委等。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

行唐县| 始兴县| 德阳市| 甘孜| 工布江达县| 安丘市| 镇雄县| 顺平县| 绥棱县| 兴隆县| 增城市| 和林格尔县| 徐汇区| 丰原市| 铜鼓县| 涞源县| 柳河县| 德庆县| 马鞍山市| 河西区| 黎平县| 昂仁县| 响水县| 蒙山县| 社旗县| 永德县| 客服| 西丰县| 奉节县| 元谋县| 疏勒县| 安国市| 贵州省| 琼结县| 巫山县| 吉安县| 肇州县| 庆安县| 柳州市| 兴和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