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題:破解生命科學難題,我國科學家這些原始創(chuàng)新獲同行“點贊”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男子飲食導致的肥胖會遺傳使下一代肥胖?能否找到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使更多病人受益?自閉癥患者可能的治療干預方法在哪里……一些國際科學界的生命科學難題,經我國科學家努力,正在取得越來越多的突破,獲得國內外同行“點贊”。
科技部近日發(fā)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生命科學占了6個。它們分別是:揭示水稻產量性狀雜種優(yōu)勢的分子遺傳機制,提出基于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揭示核糖核酸(RNA)剪接的關鍵分子機制,發(fā)現精子RNA可作為記憶載體將獲得性性狀跨代遺傳,構建出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癥模型,揭示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關鍵信號通路的表觀遺傳調控機理。
父親飲食肥胖會遺傳使下一代肥胖?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隨著生活環(huán)境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脂飲食導致的肥胖等代謝性疾病,可以“記憶”在精子中并遺傳給下一代,導致后代肥胖。
專家指出,精子介導的這種獲得性遺傳機制,涉及DNA序列之外的表觀遺傳信息在精子中的存儲和傳遞。破解這類表觀遺傳信息,是這個領域的一個主要挑戰(zhàn)。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段恩奎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翟琦巍合作,基于高脂肪飲食小鼠模型,提出精子小核糖核酸(tsRNAs)是一類新的父本表觀遺傳因子,可介導獲得性代謝疾病的跨代遺傳,也即父親的飲食會實現獲得性代謝紊亂的跨代遺傳。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冰說,這項研究證實,精子RNA可作為表觀遺傳信息的載體介導了獲得性代謝疾病的傳遞,為研究獲得性性狀的跨代遺傳現象開拓了全新視角。
這項研究在《科學》雜志發(fā)表后獲廣泛引用,并引起眾多國際媒體關注。
開辟腫瘤免疫治療新領域讓更多病人受益
專家介紹,T細胞介導的腫瘤免疫治療,是當前治療腫瘤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在臨床上已取得巨大成功,但現有的基于信號轉導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手段,只對部分病人有效,急需發(fā)展新的方法讓更多病人受益。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許琛琦、李伯良與合作者,從新的角度研究了T細胞的腫瘤免疫應答反應。他們鑒定出膽固醇酯化酶ACAT1是調控腫瘤免疫應答的代謝檢查點,抑制其活性可以增強CD8+T細胞的腫瘤殺傷能力。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研究員徐寧志說,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開辟了腫瘤免疫治療的一個全新領域。
這項研究論文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自然》雜志發(fā)表的同行評論稱:“這項研究成果可能開發(fā)成抗腫瘤和抗病毒的新藥物”。
構建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癥模型 探索自閉癥治療干預方法
自閉癥是一類多發(fā)于青少年的發(fā)育性神經系統(tǒng)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及干預方法。
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仇子龍研究組與非人靈長類平臺孫強團隊合作,通過構建攜帶人類自閉癥基因的轉基因猴模型,并對轉基因猴進行分子遺傳學與行為學分析,構建了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癥模型。
北京大學教授王韻表示,近年來,自閉癥患病率逐年升高。作為世界上首個自閉癥的非人靈長類模型,這項成果為深入研究自閉癥的病理與探索可能的治療干預方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