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安徽省“黃山友誼獎”頒獎儀式暨外國專家座談會上,托拜爾斯·克瑞士等16名外國專家被授予“黃山友誼獎”。目前,每年約有4000多人次外國專家來皖工作,他們與安徽這片土地結下了難忘的情緣。
諾爾·懷特,國際地質學界一流學者和專家,來到合肥7年,目前是合肥工業(yè)大學的一名教師。在合肥工作期間,他一邊進行地質學方面的學術研究,一邊活躍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工作。在皖七年,懷特已經培養(yǎng)出了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10余人。“老師上課特別認真,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會手把手給我們講解。”懷特的博士生劉立杰說。
事實上,近年來,在皖外國專家人數正逐年增加。安徽省副省長劉莉在座談會上透露,目前,每年約有4000多人次外國專家來皖工作,他們活躍在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農業(yè)、醫(yī)藥等多個領域,為促進安徽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對外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尤金·格列戈良茨是本屆“黃山友誼獎”獲得者之一。在位于合肥市北郊的“科學島”上,他帶領科研團隊搭建了中國第一個投入使用的高壓氫充氣裝置,從而使高壓氫研究成為可能。此后,他又帶領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技術,達到了超過地心的壓力極限,并在高壓下獲得了氫的第五相存在的證據,該相被認為可能是80年前理論預言中氫的金屬原子態(tài)的先驅,這對人們認識基本物質規(guī)律和未來能源革命或將產生深刻影響。
尤金·格列戈良茨在談到獲得“黃山友誼獎”的感受時表示,很高興能夠獲得這個榮譽,這對于他來說是一種激勵,將激勵他在科研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
在皖的外國專家們用實際行動幫助安徽經濟發(fā)展解決了許多難題。2004年以前,作為舶來品的草莓在合肥長豐縣“水土不服”,不同程度地受到白粉病侵害,嚴重減產。由于中國當時沒有很好的防治方法,合肥市外專局請來了有著45年草莓種植經驗的以色列專家沙尼,幫助當地農民解決了白粉病防治難題。如今,長豐草莓每年種植面積突破20萬畝,總產值50億元人民幣。
2012年,英國籍專家詹姆斯·霍普來到奇瑞以后,利用他在歐美20年的行業(yè)背景和廣泛人脈關系引才引智,幫助奇瑞引進了國外高層次設計人才,將奇瑞汽車的設計提升至世界水準。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安徽將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智力引進項目,五年內新設立20家海外引智工作站,引進外籍人才20000人次,并面向海內外引進5000名博士后等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每年扶持30個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先進或者中國一流科技成果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