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簡介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1950年8月,位于四川省瀘州市,是四川省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直屬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服務于云貴川渝四省市結合區(qū)域近6000萬群眾。醫(yī)院現(xiàn)有忠山、康健中心兩個院區(qū),是集醫(y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教學醫(yī)院。
醫(yī)院現(xiàn)有國家臨床重點�?�5個,四川省醫(yī)學重點學科(實驗室)、�?�46個,省級科研與轉化平臺10個。近五年,醫(yī)院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外青項目上均取得突破,現(xiàn)有省部級及以上在研科技項目200余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SCI、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等代表性論文3000余篇,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17項等。2023年,醫(yī)院進入中國醫(yī)院科技量值(STEM)全國前100強。2023年醫(yī)院發(fā)表卓越科技論文516篇,在全國醫(yī)療機構中位列第29位。
招錄崗位及招錄計劃
序號 |
招收博士研究方向 |
合作導師 |
導師郵箱 |
招錄計劃 |
1 |
核醫(yī)學靶向診斷與治療 |
陳躍 |
chenyue5523@126.com |
6 |
2 |
(1)消化道腫瘤的防治 (2)腸道菌 |
呂沐瀚 |
lvmuhan@swmu.edu.cn |
3 |
3 |
糖尿病腎病及心血管并發(fā)癥 |
徐勇 |
xywyll@swmu.edu.cn |
3 |
4 |
代謝性肝膽胰疾病的基礎與臨床 |
付文廣 |
fuwg@swmu.edu.cn |
3 |
5 |
(1)ARDS的發(fā)病機制及其診治研究 (2)肺干細胞的分化發(fā)育機制研究 (3)病毒肺炎的發(fā)病及進展機制研究 |
李玉英 |
lzhlyyhy@163.com |
3 |
6 |
腦血管疾病與腦損傷繼發(fā)性損傷機制及診療方案研究 |
江涌 |
jiangyong@swmu.edu.cn |
4 |
7 |
心臟自主神經調控 |
萬居易 |
wanjuyi@swmu.edu.cn |
2 |
8 |
干細胞與腫瘤微環(huán)境 |
黃純蘭 |
Huangcl1880@163.com |
2 |
9 |
甲狀腺腫瘤及代謝性血管疾病 |
周翔宇 |
zhouxiangyu@swmu.edu.cn |
2 |
10 |
(1)骨與關節(jié)的修復與重建 (2)運動損傷與修復 |
李忠 |
lizhong403@swmu.edu.cn |
2 |
11 |
(1)干細胞及生物材料 (2)菌群失調骨質疏松的相關機制研究 |
譚美云 |
drtmy@126.com |
2 |
12 |
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病遺傳/眼視光 |
呂紅彬 |
oculistlvhongbin@163.com |
2 |
13 |
鼻科學及頭頸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覃綱 |
qin-lzm@163.com |
2 |
14 |
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 |
韓云煒 |
530018842@qq.com |
2 |
15 |
分子診斷 |
劉靳波 |
liujb7203@swmu.edu.cn |
2 |
16 |
表觀遺傳學&生物信息學 |
尹世剛 |
sgyin@swmu.edu.cn |
2 |
17 |
肝癌耐藥及逆轉策略研究、合理用藥與臨床藥物評價 |
李亞玲 |
lylapothecary@163.com |
2 |
18 |
膿毒癥多器官功能損傷機制研究 |
劉力 |
niuniudoctor@swmu.edu.cn |
2 |
19 |
小兒血液病的基礎與臨床 |
劉文君 |
wenjun-_liu@swmu.edu.cn |
1 |
20 |
神經腫瘤方向 |
陳禮剛 |
chengligang.cool@163.com |
1 |
21 |
血管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及臨床轉化 |
劉勇 |
lyong74@163.com |
1 |
22 |
脊柱脊髓損傷的基礎、功能重建與臨床研究 |
王清 |
wqspine2004@163.com |
1 |
23 |
臨床麻醉學 |
王曉斌 |
wangxiaobin@163.com |
1 |
24 |
圍術期器官損傷與防治 |
周軍 |
47147381@qq.com |
1 |
25 |
腫瘤放射治療與綜合治療 |
吳敬波 |
wjb6147@163.com |
2 |
26 |
腹部影像學+分子成像 |
舒健 |
shujiannc@163.com |
1 |
27 |
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異常研究 |
于風旭 |
yuluchuan@163.com |
1 |
28 |
分子腫瘤與腫瘤的分子診斷 |
葉婷 |
yeting1103@163.com |
1 |
29 |
兒童精神障礙的睡眠特征及其遺傳影像學研究 |
劉可智 |
lkz@swmu.edu.cn |
2 |
30 |
泌尿外科和男科學基礎和臨床研究 |
姜睿 |
jiangrui@126.com |
1 |
31 |
普通外科(甲狀腺、乳腺和血管方向) |
姜雋 |
jiangjun@swmu.edu.cn |
1 |
32 |
膠質瘤代謝重編程相關機制 |
周杰 |
zj000718@yeah.net |
1 |
33 |
肝膽胰系統(tǒng)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
李波 |
liboer2002@126.com |
2 |
34 |
肺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
范賢明 |
fxm129@163.com |
2 |
35 |
新生兒疾病的基礎和臨床 |
董文斌 |
dongwenbin2000@163.com |
1 |
36 |
腫瘤臨床與病理、智慧病理 |
楊志惠 |
wqspine2004@163.com |
1 |
37 |
口腔頜面部畸形缺損的修復重建與組織再生 |
肖金剛 |
drxiaojingang@163.com |
2 |
38 |
疾病相關生物信息學 |
唐華 |
huatang@swmu.edu.cn |
1 |
39 |
(1)分子間相互作用分析新方法 (2)法醫(yī)毒物分析 |
曾靜 |
zengjing@swmu.edu.cn |
2 |
40 |
(1)糖尿病及其并發(fā)血管疾病的分子調控機制研究 (2)血管損傷、修復、重構與再生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 |
羅茂 |
luomao20050908@163.com |
1 |
41 |
藥物遞送系統(tǒng)及藥物化學 |
郭仕偉 |
gsw19811114@163.com |
1 |
42 |
神經生理,神經、精神疾病機制,視網膜功能及疾病 |
董偉 |
dongwei@swmu.edu.cn |
2 |
43 |
(1)造血調控分子基礎與應用研究 (2)藥物篩選與成藥性評價 |
吳建明 |
jianmingwu@swmu.edu.cn |
2 |
44 |
脊柱微創(chuàng)與骨修復研究 |
王松 |
Jasewangspine@swmu.edu.cn |
2 |
45 |
病原真菌感染與免疫應答 |
宋章永 |
szy83529@163.com |
2 |
46 |
血管干細胞與離子通道在血管疾病調控中的作用 |
程俊 |
lzcj1221@swmu.edu.cn |
2 |
47 |
藥學(衰老與神經藥物學) |
韋思平 |
swei1225@swmu.edu.cn |
1 |
48 |
衰老及相關疾病的藥理研究 |
吳安國 |
wuanguo@swmu.edu.cn |
1 |
49 |
細菌感染與耐藥機制 |
周英順 |
yingshunzhou@swmu.edu.cn |
2 |
50 |
傳染病護理、護理教育 |
陳燕華 |
chen_yanhua25@163.com |
1 |
51 |
心律失常的電生理機制 |
譚曉秋 |
tanxiaoqiu@swmu.edu.cn |
2 |
招錄條件及待遇
(一)招錄崗位
博士后科研崗。
(二)招錄條件
1、基本條件
① 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ǎng),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求實的治學態(tài)度;
② 取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3年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已獲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決議書);
③ 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對于特別優(yōu)秀的、或崗位特殊需要且符合國家進站要求的經申請批復通過后可適當放寬;
④ 身心健康,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
2、科研條件
近三年內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若為共同第一作者需排名第一,若為共同通訊作者需排名最后)發(fā)表國際高水平論著≥1篇。
(三)福利待遇
1、基本待遇
凡被錄用進站工作者,在站時間一般為2年,進(在)站期間享受以下待遇
① 年薪35.4-45.4萬元/年(稅前,含地方資助);
② 安家費10萬元(稅后),全職進站人員經評估可申請;
③ 一次性給予20萬元科研啟動金;
④ 在站期間(以實際在站時間計算)提供租房補助1500元/月;
⑤ 購買“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從年薪扣除);
⑥ 項目支持與激勵:在站期間按醫(yī)院科研管理規(guī)定產出的相關成果,享受與本院職工同等科研經費支持與激勵;
⑦ 符合《瀘州市加快推進“酒城人才聚集行動”若干政策》規(guī)定,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可協(xié)調解決高層次人才配偶就業(yè)、子女入學等困難和問題;
⑧ 留院政策:優(yōu)秀出站者,可申請留院工作,享受事業(yè)編制;在院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給予每人20萬元以內補助(以當年度瀘州市文件規(guī)定為準)。
2、疊加項目資助經費
獲批各類博士后資助項目者,除享受上述福利待遇外,疊加享受上級部門項目資助經費(實際經費以最新政策為準),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項目:
⑴ 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
A檔(國家“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生活資助28萬元/年,國家資助期為2年,另配套科研啟動金8萬元/人;
B檔:生活資助18萬元/年,國家資助期為2年;
C檔:生活資助12萬元/年,國家資助期為2年。
⑵ 四川省“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
每年遴選25名左右應屆或新近畢業(yè)的優(yōu)秀博士,專項資助其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省級財政給予每人兩年40萬元資助;其中30萬元為博士后生活資助,1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
⑶ 瀘州市項目資助
在站期間,符合博士后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對經專家評審通過的優(yōu)先給予立項支持,根據項目類別給予最高50萬的科研經費資助;入選省級博士后科研項目特別資助,每項最高可獲得 20萬元的科研經費資助。
應聘材料及應聘方式
凡報名申請進站從事研究的人員,需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申請表》(中國博士后網站下載);
2、博士研究生畢業(yè)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沒有取得證書的需要提供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有關證明材料;
3、國際高水平論著≥1篇(須附上檢索證明);
4、《專家推薦信》(博士生導師及同行專家各一份);
5、留學回國博士須提交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簽署意見的《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申請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推薦意見表》,或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均應對何時何校獲博士學位有明確的說明);
6、課題研究計劃書(3000-5000字);
7、個人簡歷及身份證復印件(外籍博士后需提供本人護照復印件);
8、工作單位同意脫產證明信。
上述材料電子文檔請以“申請入站博士后+姓名+申請導師姓名”命名(紙質材料面試時提交),發(fā)至郵箱xnykdfyrzb@126.com。
本基地將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收原則,對報名材料進行篩選,初審合格者經面試、考核后擇優(yōu)錄取。報名材料恕不退還。
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部門: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人力資源部
地址: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qū)太平街25號(646000)
聯(lián)系人及電話:吳老師 0830-3165971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2024年09月26日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